膝關節退化 之定義、原因、症狀、建議、治療 – 松山景能物理治療所

  1. 膝關節退化 定義 

    膝關節退化(Knee Osteoarthritis, OA Knee) 由股骨與脛骨、腓骨、髕骨所組成的膝關節之銜接處沒有達到正確的排列位置,進而導致此關節所負責之動作方向長年導致磨損或增生骨刺逐漸產生角度產生受限、週邊肌肉神經筋膜等軟組織產生發炎、不適症狀,即為膝關節退化。最常見的原因為膝關節姿勢異常(過度外翻或內翻),在異常的軌跡下做動作會導致膝蓋局部的過度損耗; 在姿勢異常的條件下,越大量的運動會越快速地造成膝關節退化。

    整個膝關節在動作上所需的,任何一個軟骨磨損進而讓骨骼拉扯肌肉及韌帶的地方,都能造成關節退化的症狀出現。 但是並非要直接影響到膝關節,有些也能因為影響到包覆關節的筋膜,而造成近似關節退化的症狀出現,進一步的使關節無法正常運作而有痛或無力緊繃等感覺。

  2. 膝關節退化 原因

    • 老化
    • 磨損
    • 過度使用
    • 長年不正當姿勢下的肌肉發力
    • 長年肌肉過度緊繃使關節拉扯錯位
    • 長年某肌肉代償特定肌肉而使關節被拉扯磨損

    • 以上原因都可以造成膝關節退化或發炎、無力等,可能其中一種,也可能各種原因同時存在。
    • 建議預約物理治療評估檢查釐清原貌請點此。
  3. 膝關節退化 常見情況

    • 移動身體時產生疼痛,休息時較為緩解
    • 唯獨特定動作或角度下動作產生疼痛、角度受限,其他動作不會
  4. 膝關節退化 症狀

    關節退化症狀病變通常有以下因壓迫組織而產生之症狀以及關節角度以及關節支配之肌肉力量影響之二面向演化階段:

    • 第一面向:關節症狀感受由輕到重,並且症狀會以加總呈現
      • 角度受限卡住→角度受限並緊繃→角度受限緊繃且痠痛→角度受限緊繃痠痛伴隨鈍痛→角度受限緊繃痠痛多時鈍痛時而刺痛且無力感強烈。
    • 第二面向:關節所搭配肌肉之力量影響由輕到重,以5至0分表現為以下
      • 5分:可以抵抗地心引力,完成所有的關節活動度,抵抗最大的阻力。
      • 4分:可以抵抗地心引力,完成所有的關節活動度,抵抗部分的阻力。
      • 3分:可以抵抗地心引力,完成所有的關節活動度。
      • 2分:在無地心引力的平面上,完成所有的關節活動度。
      • 1分:在無地心引力的平面上,沒有動作,但是可以觸診到肌肉收縮。
      • 0分:沒有動作,肌肉也沒有收縮
  5. 膝關節退化 會自然好嗎?什麼時候應該去找物理治療師?

    沒有逐漸改善的結果,或恢復到一定程度後持平了,並無法再更進一步恢復的時候

  6. 膝關節退化 的高風險要素

    • 姿勢不良 -不正當角度支撐、跪姿蹲姿壓迫、膝關節肌肉柔軟度不足、運動過度產生代償等等。
    • 結構異常 -膝關節外翻或內翻變形、手術後等等。
    • 其他 -循環不良、無規律運動、組織沾黏、疤痕等等。

      膝關節退化位於膝關節軟骨處,而退化錯位顧名思義則是骨骼磨損老化,即過度使用膝關節結構磨損於此關節等情形者皆屬於高風險族群。
  7. 膝關節退化 的診斷方式有哪些?

    診斷的準確度共分三個重點,包含的重點越多越仔細,診斷的準確度就高。此三個重點指常見的門診診程,若能一次到位當然是最準確的。

    • X光檢查以及常見該肌肉力量、動作功能、症狀主述判斷
    • 核磁共振、以及電腦斷層、神經傳導檢查
    • 物理治療評估特殊測試、組織特性狀況判斷
  8. 景能物理治療師如何評估及治療

    物理治療評估及治療分為三個面向:

    • 身體結構:骨骼、神經肌肉筋膜等是否有位置不正確或者有損傷,必須優先修復,組織沾黏需去除、組織彈性要恢復、循環要良好、關節活動正確。
    • 動作品質:確定受傷的部位所有角度動作情況,肌肉使用方式,不同環境下對動作的影響是否有改變等。
    • 身體素質:肌肉力量是否足以支撐身體使用的需求、肌腱韌帶等是否足夠強韌足以支撐日常身體負荷的需求等。


      景能物理治療之宗旨意在於物理學的角度分析人體的功能以及結構的治療科學;使其恢復動作以及結構於理想狀態,流暢、無痛且平衡。

  9. 膝關節退化 該注意什麼才能避免復發

    提升膝關節肌肉量、透過訓練增加關節抗壓力。


    點擊填寫表單立即預約諮詢或治療

    參考資料與文獻

  • Hunter DJ, Bierma-Zeinstra S. “Osteoarthritis.” Lancet. 2019 Apr 27;393(10182):1745-1759. doi:10.1016/S0140-6736(19)30417-9. PMID:31034380.
  • Kolasinski SL, Neogi T, Hochberg MC, et al. “2019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rthritis Foundation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Hand, Hip, and Knee.” Arthritis Rheumatol. 2020 Feb;72(2):220-233. doi:10.1002/art.41142. PMID:31908149.
  • Bannuru RR, Osani MC, Vaysbrot EE, et al. “OARSI guidelines for the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knee, hip, and polyarticular osteoarthritis.”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9 Nov;27(11):1578-1589. doi:10.1016/j.joca.2019.06.011. PMID:31278997.
  • Fransen M, McConnell S, Harmer AR, et al. “Exercise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Jan 9;2015(1):CD004376. doi:10.1002/14651858.CD004376.pub3. PMID:25569281.
  • Messier SP, Mihalko SL, Legault C, et al. “Effects of intensive diet and exercise on knee joint loads, inflamma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the ID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3 Sep 25;310(12):1263-1273. doi:10.1001/jama.2013.277669. PMID:24065013.
  • Conaghan PG, Dickson J, Grant RL. “Care and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in adults: summary of NICE guidance.” BMJ. 2008 Feb 23;336(7642):502-503. doi:10.1136/bmj.39490.608009.AD. PMID:18292058.
  • Loeser RF, Goldring SR, Scanzello CR, Goldring MB. “Osteoarthritis: a disease of the joint as an organ.” Arthritis Rheum. 2012 Jun;64(6):1697-1707. doi:10.1002/art.34453. PMID:22392533.
  • Hochberg MC, Altman RD, April KT, et al.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2012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nonpharmacologic and pharmacologic therapies in osteoarthritis of the hand, hip, and knee.”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Apr;64(4):465-474. doi:10.1002/acr.21596. PMID:22563589.
  • McAlindon TE, Bannuru RR, Sullivan MC, et al. “OARSI guidelines for the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4 Mar;22(3):363-388. doi:10.1016/j.joca.2014.01.003. PMID:24462672.
  • Hochberg MC, Altman RD, Toupin April K, et al.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2019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hand, hip, and knee.”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20 Feb;72(2):149-162. doi:10.1002/acr.24131. PMID:3190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