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響髖 之定義、原因、症狀、建議、治療 – 松山景能物理治療所

  1. 彈響髖 定義 

    彈響髖(Snapping hip) 是指髖關節在活動的過程中發喀啦聲響即為彈響髖。大部分的彈響髖不會疼痛、無力,少部分因為關節內的軟骨受傷而有疼痛、無力的現象。常發生於骨盆過度前傾或臀中肌過緊,進一步造成髖關節位置偏移導致。

    在髖關節的的周圍肌群上,任何一個地方肌肉緊繃或是無法正常發力,都能造成彈響髖問題出現。 但是並非要直接影響到肌肉,有些也能因為意外造成關節內軟骨受傷,而造成近似肌肉損傷的症狀出現,進一步的使髖關節發出聲響且有痛或無力緊繃等感覺。

  2. 彈響髖原因

    • 扭傷
    • 拉傷
    • 挫傷
    • 沾黏、疤痕
    • 彈性缺乏
    • 骨骼排列錯位壓迫肌肉
    • 過度使用
    • 過度緊繃
    • 血液循環不良
    • 特定營養素、水份缺乏

    • 以上原因都可以造成彈響髖,可能其中一種,也可能各種原因同時存在。
    • 建議預約物理治療評估檢查釐清原貌請點此
  3. 彈響髖常見情況

    • 長時間活動下可能會疼痛,休息時較緩解
    • 特定動作或角度下出力產生聲音,其他動作不會
  4. 彈響髖症狀

    彈響髖通常有以下症狀以及力量影響之二面向演化階段:

    • 第一面向:症狀由輕到重
      • 緊繃→痠→痠痛→鈍痛→刺痛→撕裂痛→失去知覺。
    • 第二面向:肌肉力量影響由輕到重,以5至0分表現為以下
      • 5分:可以抵抗地心引力,完成所有的關節活動度,抵抗最大的阻力。
      • 4分:可以抵抗地心引力,完成所有的關節活動度,抵抗部分的阻力。
      • 3分:可以抵抗地心引力,完成所有的關節活動度。
      • 2分:在無地心引力的平面上,完成所有的關節活動度。
      • 1分:在無地心引力的平面上,沒有動作,但是可以觸診到肌肉收縮。
      • 0分:沒有動作,肌肉也沒有收縮
  5. 彈響髖 會自然好嗎?什麼時候應該去找物理治療師?

    休息1~2天並沒有逐漸改善的結果,或恢復到一定程度後持平了,並無法再更進一步恢復的時候

  6. 彈響髖 的高風險要素

    • 姿勢不良 -久坐、三七步、肌肉柔軟度不足、運動過度產生代償等等。
    • 結構異常 -長短腳、扁平足、骨盆錯位、脊柱側彎、骨折、手術後等等。
    • 其他 -循環不良、無規律運動、組織沾黏、疤痕等等。

      彈響髖高風險族群有以下:平時無規律訓練,突然大量運動者、久坐髖部肌群緊繃者、意外扭傷髖關節者。
  7. 彈響髖 的診斷方式有哪些?

    診斷的準確度共分三個重點,包含的重點越多越仔細,診斷的準確度就高。此三個重點指常見的門診診程,若能一次到位當然是最準確的。

    • X光檢查以及常見該神經症狀分布、症狀主述判斷
    • 核磁共振、肌電圖以及電腦斷層、神經傳導檢查
    • 物理治療評估特殊測試、組織特性狀況判斷
  8. 景能物理治療師如何評估及治療

    物理治療評估及治療分為三個面向:

    • 身體結構:骨骼、神經肌肉筋膜等是否有位置不正確或者有損傷,必須優先修復,組織沾黏需去除、組織彈性要恢復、循環要良好、關節活動正確。
    • 動作品質:確定受傷的部位所有角度動作情況,肌肉使用方式,不同環境下對動作的影響是否有改變等。
    • 身體素質:肌肉力量是否足以支撐身體使用的需求、肌腱韌帶等是否足夠強韌足以支撐日常身體負荷的需求等。


      景能物理治療之宗旨意在於物理學的角度分析人體的功能以及結構的治療科學;使其恢復動作以及結構於理想狀態,流暢、無痛且平衡。

  9. 彈響髖 該注意什麼才能避免復發

    久坐記得站起來走動、維持良好姿勢不要翹腳、避免突然大量運動、多伸展大腿與臀部肌肉群、更換符合工作所需之桌椅。


    點擊填寫表單立即預約諮詢或治療

    參考資料與文獻

  • Walker P, Ellis E, Scofield J, et al. “Snapping Hip Syndrome: A Comprehensive Update.” Orthop Rev (Pavia). 2021 Jun;13(2):25088. DOI: 10.52965/001c.25088. PMID: 34745476
  • Lewis CL. “Extra-articular snapping hip: a literature review.” Sports Health. 2010 May;2(3):186-190. DOI: 10.1177/1941738109357298. PMID: 23015936
  • Randelli F, Mazzoleni MG, Fioruzzi A, et al. “Surgical interventions for external snapping hip syndrome.”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21 Aug;29(8):2386-2393. DOI: 10.1007/s00167-020-06305-w. PMID: 33064193
  • Khan M, Adamich J, Simunovic N,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internal snapping hip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evaluating open and arthroscopic approaches.” Arthroscopy. 2013 May;29(5):942-948. DOI: 10.1016/j.arthro.2013.01.016. PMID: 23510943
  • Ilizaliturri VM Jr, Camacho-Galindo J.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snapping hips, iliotibial band, and iliopsoas tendon.” Sports Med Arthrosc Rev. 2010 Jun;18(2):120-127. DOI: 10.1097/JSA.0b013e3181dc57a5. PMID: 20473131
  • Gouveia K, Shah A, Kay J, et al. “Iliopsoas Tenotomy During Hip Arthroscop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ostoperative Outcomes.” Am J Sports Med. 2021 Mar;49(3):817-829. DOI: 10.1177/0363546520922551. PMID: 32628861
  • Via AG, Basile A, Wainer M, et al. “Endoscopic release of internal snapping hip: a review of literature.” Muscles Ligaments Tendons J. 2016 Jul-Sep;6(3):372-377. DOI: 10.11138/mltj/2016.6.3.372. PMID: 28066743
  • Allen WC, Cope R. “Coxa Saltans: The Snapping Hip Revisited.” J Am Acad Orthop Surg. 1995 Oct;3(5):303-308. DOI: 10.5435/00124635-199509000-00006. PMID: 10790668
  • Badowski E. “Snapping hip syndrome.” Orthop Nurs. 2018 Nov/Dec;37(6):357-360. DOI: 10.1097/NOR.0000000000000499. PMID: 30399075
  • Byrd JWT. “Snapping hip.” Oper Tech Sports Med. 2005 Jan;13(1):46-54. DOI: 10.1053/j.otsm.2004.09.003.